2008年12月23日 星期二

【個人新聞快遞】生產力中心 明年聚焦五產業

更新日期:  Tue, 26-Dec-2006
分類: 產業創新新聞

2006/12/26 聯合新聞網 記者李立達

曾帶動台灣製造業全面自動化風潮的中國生產力中心,明年將把觸角拓展至服務業與基礎農業,針對包括:製造、營建、連鎖加盟、農業與教育等五項產業,推出「卓越經營服務團」,提供整套管理顧問服務,企圖全面帶動台灣產業邁向第二階段生產力運動(Productivity Movement)。

中國生產力中心總經理張寶誠表示,我國產業正面臨製造業低毛利危機,此次「卓越經營服務團」將整合生產力中心長期在產業界輔導經驗,並引進國外卓越經營管理概念,經由單一服務窗口機制,產業資料庫作為支援,對於客戶需求在24小時內回應,並於一周內完成企業問題診斷。

張寶誠指出,卓越經營概念是來自歐美國家競爭力的最新趨勢,中國生產力中心已發展出卓越經營模式BES Business Excellence Solution and Tool)與其接軌,此經營模式目的是經由評量機制,讓企業了解與其他標竿企業相比較後,瞭解本身優劣,並經由比較學習典範。

張寶誠說,企業經由評量發現優缺點後,再由中國生產力中心的產業顧問進行客製化輔導,輔導層面包括:領導統馭、策略規劃、顧客及市場導向、資訊分析與知識管理、人力資源發展、流程管理及經營成果七項;如此經過卓越評量、典範學習、策略校準、執行展開、管理控制等五步驟之後,企業將可突破原有瓶頸,獲得更卓越績效。

中國生產力中心打破專為製造業服務的傳統藩籬,積極拓展服務的產業別至服務業、甚至農業與教育事業;負責「教育業」的產學服務組理施櫂遠表示,國內少子化現象與新頒發的「大學法」,均讓國內大專院校面臨招生與評鑑管理壓力,導入卓越經營概念,將讓大專院校在院系整合及人力管理間找到出路。

連鎖加盟業服務團長
呂振雄協理表示,國內連鎖產業以食品產業居多,但受限於管理概念缺乏,包括總部的運籌能力與加盟管理能力均需加強,生產力中心針對企業的問題病徵,以策略規劃、平衡計分卡、門市診斷系統、及人才培育等方式進行輔導;農業服務團長李世琪總監分析,國內農業產品體質極佳,但欠缺產銷技巧,因此將以結合國內農業與生技產業為主,建立國內農產品更暢通管銷與品牌行銷。


新聞分析》從本土出發 搶攻大中華圈

為國內產業提供專業管理諮詢服務的中國生產力中心,針對五項行業提供「卓越經營服務團」,其中跨越農業、工業及服務業,生產力中心近年隨國內經濟結構的變化,已不再專門服務製造業,配合生產力中心對國內產業環境的瞭解,本土化加上多元專業,生產力中心已成為國內中小企業諮詢的重要窗口。

生產力中心今年營業額近10億,深耕台灣市場,包括華宇管理、先鋒管理等企管顧問公司多已轉戰中國大陸,已有小成;生產力中心與麥肯錫、埃森哲(Acceture)等外國管理顧問公司相比,不遑多讓,在不同領域,各領風騷。

不過四年前,生產力中心仍然處於虧損,直至金仁寶集團董事長許勝雄擔任董事長,並請張寶誠擔任總經理後,逐步將生產力中心從原本只注重現場的工廠管理,提升至提供企業策略管理方針,並將原限於製造業的諮詢範圍,擴展至服務業,第一年就轉虧為盈。

生產力中心透過服務多元與本土化概念,提供合於本土產業的管理建議,在台灣產業已佔一定地位。目前生產力中心正透過經濟部的海外台商輔導計畫,協助中國大陸、東南亞等地台商,期待從台灣出發,試圖成為華人世界的經營管理與人才庫。